七個不要浪費時間去做的SEO工作

七個不要浪費時間去做的SEO工作

作為網站的管理者或SEOer,你的時間是相當有限的,今天在這裡有一篇文章,和我們分享七個可能正在浪費你時間的SEO工作,如果你還在做,建議你馬上停止吧!網路行銷還有更多其它需要致力去經營和研究的地方值得你去投入!

工作1:每天查看你的流量

雖然網站遊客的數量是一個非常有用而實際的指標,但看著一天一天的流量不同並無太大意義,觀察流量的趨勢以及變動的原因,以及找出讓流量提高,品質提升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任務。 雖然這麼說,但你可能和我一樣每天會去打開Google Analyics查看流量的變化,下列幾個才是讓這些數據有意義的:

  • 找出跳離率高的頁面及其原因並改進它
  • 監測自然排序、推薦來源及關鍵字廣告等各式流量的比例及趨勢
  • 發現有經營價值但排名不夠好的關鍵字
  • …etc

工作2:購買大量反向連結

立即停下,雖然Google已經很明確的在更新上言明杜絕此會導致搜尋引擎貶值的行為,但依然有許多與其搜尋結果位置不匹配的網站存在,依然有業者販售著反向連結。

對一些SEO公司及企業主來說,這是相當有誘惑力的事情,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獲得正當的鏈結,但是不要讓自已動搖了!當你大量購買的反向連結在搜尋引擎中貶值之時,你的網站自然排序可能會被牽連受到懲罰。

搜尋引擎貶值?

就如同台灣人會愈來愈覺得Yahoo的搜尋結果極度不準確,在此情況下Yahoo便開始流失人們的信任感,這也是為什麼它的使用率日漸下降,更不用說在中國百度中,最熱門的關鍵字第一頁全都是所謂的「贊助排名」。

工作3:監控關鍵字密度

在過去,SEO業界中一直在宣揚著從1%~20%的關鍵字密度理想值,而有些SEOer使用自動化工具來衡量現有的頁面關鍵字密度並改寫內容,以此試圖讓網站更快的有好的排名;將注意力過多的放在關鍵字密度的經營如今的重要性降低了不少,將相關關鍵字放置於Title、Meta、H1是必要的,而創造出高相關性的優質文章並自然的帶進關鍵字詞更加重要。

個人認為是指Google,而Yahoo(Bing)目前使用大量的關鍵字堆疊仍有一定的成效,即使是頁面中明顯的是人為塞進大量不自然的關鍵字。

工作4:將文章提交至目錄網站中

擁有較多年SEO經驗的人應該很熟悉曾經的這一個工作,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從前的自然排序因素有許多都失效了,而Google的崛起更是最大限度的減少網站管理員(尤其是黑帽SEO)利用一些漏洞輕易的取得好的自然排序,只為了排名而經營的網站,往往都無法提供給使用者真正需要的內容,必然是無法長久的。

注意:每一次的網站更新要提交網站地圖至Google及Yahoo(Bing)網站管理員是必要且非常重要的工作!

工作5:執著於檢查關鍵字排名

沒錯,我們都知道在自然排序獲得好的排名是SEOer的首要目標,但是如果你把時間都花在實時監控排名的工作上,你就是在浪費時間!記住,較好的排名只是網站成功的一部份,在搜尋引擎有在前10名不代表那就是你的了,如果沒有有效流量轉換那都是無用功。

查詢排名是必要的,但建議可和我一樣一個月查詢一次即可,從排名的上昇或下降得知你經營SEO搜尋引擎最佳化的成果,你也可以用排名查詢工具取代大量查詢排名的時間,但這需要技術或經費才能得到好的工具。

工作6: Spinning Articles

這用中文有點難以解釋…它指的是,當你產出一篇文章後,把裡面的內容用【手動】或【自動程式】改寫一些字句,意圖誤導搜尋引擎認為你的網站又新增了一篇或數篇文章,比如說「圖片」換成「圖像」或「照片」,從前有人使用這樣的方式在經營自然排序,現在或許還會有,但是想想,如果你到了一個網站,看到二篇相似度如此高的文章,卻用不同的標題和圖片,你會對此網站有信任感嗎?現在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了。

工作7:提升你的Page Rank (PR值)

最後,另一個過時了的SEO工作,一個PR值高的網站往往排名不會太差,而排名好的網站PR值往往也未必會很低,因此有部份的人是致力於提升網站PR值,即使是現今仍有不少SEOer執著於提升PR值的工作,將其當作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。

PR值我一直以來都不大在意,它的意義只在於「品質參考指標」,可以查看但不需要去在意它的值,優秀的內容和高轉換率才是至關重要的。

如何?現在你還想要進行上述的七種SEO工作嗎?可別自做聰明白做工囉~

自做聰明-七個不要浪費時間去做的SEO工作

要把網站的SEO做到很好是相當花費時間的,從市場研究、策略、執行到檢視並再次加強優化,是漫長的,是需要耐心的,操作得當的SEO往往能讓企業變得更好,且能夠從中收獲超乎你預期的成果!

歡迎分享,轉貼請註明出處分享轉貼請註明出處哦!

Article refer : Search Engine Journal

Photo via Richard Ingram, CC License

魔鬼,就藏在細節之中